梁場出海平臺,裝載著鋼箱梁的“天一號”整裝待發。
“天一號”運載著鋼箱梁通過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主塔。
歷經2個小時的海上航行,“天一號”抵達深中通道伶仃東泄洪區非通航孔橋架設地點。
“天一號”緩緩落梁,將鋼箱梁安放到位。
到達指定位置,輔助船協助“天一號”前后交叉拋錨。
第七片鋼箱梁即將被精確安放到位。
“天一號”移動至架設橋墩準備安放長達110米、重1500噸的鋼箱梁。
6月1日,伶仃洋深處烏云低垂,疾風驟雨來襲。中鐵大橋局的“天一號”運架一體船(以下簡稱“天一號”)無懼風雨,把長110米、寬20米、重1500噸的第7片鋼箱梁穩穩架設在深中通道伶仃東泄洪區非通航孔橋右幅8號至9號墩上。迷蒙雨霧之中,橋梁雄姿初現,這條海上“長龍”一頭連接著呈“鯤鵬”狀的西人工島,一頭隨著鋼箱梁架設施工推進向西延伸。
重達千噸的鋼箱梁,是怎樣從生產基地,跨越12海里到達伶仃洋深處的海上橋址,成功完成架設的呢?
“準備工作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了?!?中鐵大橋局集團深中通道S07標項目一分部總工程師李勇介紹說,運輸船提前把鋼箱梁從生產基地運輸至中山梁場出海平臺。6月1日清晨6點,“天一號”開始取梁、起吊,等待合適潮位出發。
上午10點左右, “天一號”在“海錦6號”輔助船的幫助下起錨,朝著目的地出發。
吊著長110米、寬20米、重1500噸的龐然大物在海上航行,“天一號”離不開海事部門的安全護航?!昂e\6號”輔助船也承擔起警戒船的責任,一路警戒護航?!啊煲惶枴袃伤逸o助船,除了警戒護航作用外,還肩負著協助起錨、拋錨的重任?!薄昂e\6號”船長周耀兵自豪地說,輔助船的作用像“保鏢”一樣,護航“天一號”完成架設任務。
中午12點40分,歷經2個小時的海上航行,“天一號”抵達深中通道伶仃東泄洪區非通航孔橋架設地點?!昂e\6號”和“鹽中撈36號”兩艘輔助船左右護航,協助“天一號”前后交叉拋錨,4個錨位確?!疤煲惶枴痹诤V械姆€定性。
13點25分,“天一號”緩緩絞錨,朝著架設橋墩方向移動。
13點45分,第7片鋼箱梁即將與8號至9號墩對位,但仍有5米左右的高差。
14點05分,佩戴安全防護裝置的工人拆除第6片鋼箱梁上的通航警示燈,為落梁對接做準備。
14點20分,“天一號”緩緩落梁,技術人員測量“牛腿”(梁體臨時支托構件)橫向、縱向的位置,確保順利對位。
14點35分,宣布對位成功,“天一號”把第7片鋼箱梁穩穩架設在深中通道伶仃東泄洪區非通航孔橋右幅8號至9號墩上。隨后,千斤頂等設備啟動,進一步精調鋼箱梁的位置,確保梁體精準對位。
14點40分,工人踏上剛完成架設的第7片箱梁,拆除“天一號”扁擔、鎖鏈等吊具,架設施工完成。
“4月2日首片鋼箱梁成功架設,目前我們已完成7片鋼箱梁架設。前面的探索積累了施工經驗,有助于加快深中通道海上箱梁架設的進度?!敝需F大橋局集團深中通道S07標項目一分部項目經理張樹國表示,接下來S07標海上箱梁架設將按每月15片至20片的工效推進。